发生冲突时,争抢的东西到底应该先给谁玩呢?


作者:汪彩云 发布时间:20/10/23

“你们要学会分享,要一起玩啊”

“谁先拿到的,就谁先玩”

“你是哥哥,先让给弟弟玩”

“你看他都哭了,来先给他玩吧!”

很多时候,面对孩子间发生的冲突,成人为了赶快熄灭战火,往往会采用一些看上去好像能快速解决的办法:

比如【要求孩子分享】

我们自认为,当孩子们之间学会了分享,就不会发生争抢的行为,因为相互间不会因为要同一个玩具而哭闹,会分享着一起玩,或者一人玩一会。然而,分享其实更应该是建立在孩子自己自发的意愿基础上,因为自己想要和对方建立友好的关系,因为自己想要和对方一起玩,因为自己觉得可以分享给对方玩,而展现出的分享。如果迫于成人的要求或者压力形成的分享,其实不利于孩子和对方形成一段稳定的友谊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培养。

再比如【班级里“谁先拿到谁先玩”的规则】

这样的规则,从某种程度上说,其实促发了孩子们争抢的行为。因为需要跑的更快,才有可能拿到;力气更大,才有可能抢到。看起来合乎情理的规则,可能并非是提升孩子面对冲突的好的解决办法,也并非是减少班级冲突的良药。

再比如【要求大的让给小的】

让大孩子让给看起来柔弱的,更不利于提升孩子冲突解决的能力。孩子们不能独立成长起来,只会以年龄的优势或者哭闹,博得成人的同情和支持。但当孩子们长大了,眼泪和年龄并不能成为帮助他博得前程和友情的加分项。

所以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,成人需要帮助孩子意识他所处的环境,以及如何在对对方表达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,满足自己的需求,而不仅仅是他自己想要得到的目的。

比如,当两个孩子同时看中同一辆小汽车,这时,老师需要倾听双方的想法,这样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公平,同时示范给孩子,在我有想法和要求时,也需要了解对方的想法。

在老师了解清楚双方需求后,适时提出两个孩子争执的核心点,他们共同的诉求“你们两个都想要这辆小汽车,怎么办?” 这样就把两个人各自说我想玩这个,我不给的自我的表达立场成功的牵引到了聚焦的核心问题上“都想玩这辆小汽车”于是两个小朋友不再仅仅只是关注自己,关注我想要玩的这个点上,而是彼此,我们都想要玩同一辆黄色的小车,怎么办?从而孩子的思维想法都上升到我们两个都想玩的解决思维上,而不仅仅是我想要,这样,孩子提出的解决办法也会更偏向满足彼此的需求,而不仅仅是我一定要自己玩。

所以当老师帮助孩子归属了问题的核心点,找到冲突的本质,能让孩子更快从自我的局限中,从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,去思考,我们都想要玩怎么办。试想一下,如果老师没有帮孩子们分析,那么两个小朋友,就有可能一直纠结于自己想玩的想法,从而,发生直接上手抢或者其他冲突行为,而不是冷静下来想,我们两个都想玩,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,我们两个都可以玩。

不要求孩子们分享,不规定谁先拿到就谁玩,不建议让给爱哭的那一个,帮助孩子们分析“他们都想要玩”,引导孩子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,解决当下的冲突,尝试着更基于双方,基于彼此的需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平衡点,学会用更高的格局看待与他人交往中的磕磕碰碰,真正提升孩子们冲突解决的能力。

(本文摘自《读懂儿童》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